资讯

于洪君:多边协调机制的由来与当代中国的多边外交 7月3日,由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在清华大学拉开帷幕。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邀专家于洪君在大会上以《多边协调机制的由来与当代 ...
2023年9月,iGCU播客很荣幸邀请到波士顿学院政治学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陆伯彬教授(Professor Robert Ross)接受我们的独家专访。
小 i 导 读 2024年美国大选落幕,特朗普领导的共和党取得全面胜利。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金灿荣 撰文,分析特朗普胜选的主要原因,以及共和党掌权后将推进的议程。金灿荣教授认为,特朗普的对内政策预计将 ...
拜登政府第一任期已进入最后一年。如果从2017年特朗普政府上台算起,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已分别在一个总统任期大幅改变和调整美国对华战略。2023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之后,中美关系出现了某种企稳的态势,不过多数人认为,这一局面未必能持续很久。从短期美国政治动态看,如果共和党 ...
小 i 导 读 近日,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iGCU)特邀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王勇 与 《大国竞合》作者、美国知名中国事务观察家彼得·沃克(Peter Walker) 就中美之间的热点议题展开对话。 本期内容为对话上半部分,主要围绕 ...
摘要 为了维护霸权地位并延缓自身衰落,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和“安全威胁”,推行所谓“全政府”和“综合威慑”的对华战略。 准确认识美国的对华错误认知,需要把握其哲学思想、历史观、世界观以及战略理论等思想根源。 美国根深蒂固的“天命论”和“盎格鲁-撒克逊优越论”及对 ...
基地动态 蓝厅论坛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论坛 中美高级别战略与政策系列对话 “中美+”三边对话 中韩学术政策研讨会 中美青年学者论坛 北京大学-乔治城大学学生对话 洞明书屋 专家 执行委员 特约专家 研究人员 高级访问研究员 观点 两会 2023全球数字经济论坛专题论坛 研究 议题研究 “十大 ...
小 i 导 读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展开广泛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促进了相关国家可持续发展,也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但与此同时,美国、澳大利亚等传统上在该地区影响力较大的西方国家对华警惕和敌意上升,开始加大力度拉拢 ...
小i导读: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人认为战后国际秩序正走向终结。针对这种观点,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 在 《世界政治研究》 撰文分析了国际秩序的变与不变,以及变化的原因,并对未来演变形式作出预估。贾庆国教授指出,由于 ...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时强调了和平、开放、创新的全球发展“中国方案”。中国对于“要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要顺应开放发展的时代潮流,要把握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作了哪些示范和贡献?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科技创新发挥 ...
张中祥出席孟加拉国首届发展研究国际大会2024年5月5-6日,达卡大学主办的孟加拉国首届发展研究国际大会在首都达卡隆重举行。孟国议长乔杜里出席开幕式,孟总理经济顾问、内阁秘书、财政国务部长、计划国务部长、央行行长、达卡大学校长及政、商、学界代表,驻孟使节及国际组织代表等400余 ...
作者:张中祥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学术委员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院长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在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积极参与并落实20国集团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的倡议,已经宣布向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暂停债务偿还。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