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网络空间中的“情绪污染”问题,需遵循依法施治与协同共治。应强化制度供给,进一步明确“恶意挑动负面情绪”的认定标准与法律责任,为监管执法提供更清晰依据。可建立分类处置机制,对轻微违规采取警示约谈,对反复违规实施限流封号,对涉嫌违法犯罪固定证据、依法追责。此外,可探索建立“负面情绪内容清单”,为平台审核提供指引,并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效果。将法治的刚性约束与柔性指引优势互补,方能更好构筑抵制网 ...
看病就医是民生要事。随着常态化巡回医疗制度的建立,我国将统筹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等的作用,让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到资源薄弱地区和基层,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恶意挑动对立、宣扬暴力戾气,公众诟病已久。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得到广泛支持。 以负面情绪为抓手,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开杠”一触即发,理性变得稀缺,跟风便占据上风。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其弊不除,势难清朗。
刚刚过去的国庆与中秋双节假期,中国上演了规模空前的人员流动和文旅消费活动,多项数据再次刷新纪录。交通运输部预计,10月1日至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将达24.32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2%;国庆假期,地方菜抖音团购销售额同比增长76%,秋季饮品增长57%,住宿增长50%;截至10月7日18时40分,国庆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破17亿元……其中,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引人注目。国家移民 ...
前不久,到宇树科技参观,负责人特意介绍起脚下的一段楼梯:低处的台阶边缘多处破损,越往上,破损痕迹越少。原来,这是训练机器人时留下的。一开始,机器人可能走不了几步就会摔倒;经过不断调试改良,越走越顺利,爬楼已经不在话下。
世界贸易组织10月6日至7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总理事会2025年度第四次会议。中方呼吁世贸组织成员集体应对当前日益加剧的贸易动荡局势,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和原则。当前,中美博弈复杂性持续升级,商品流通与投资布局也愈发受地缘政治因素制约,现有国际经济治理机制面临严峻挑战,其发展走向备受关注。笔者曾任职世贸组织,见证过多边贸易机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与困境,对当下这一议题有着更为深切的体会与 ...
在社交媒体上,部分博主“晒娃”失去边界,有些在MCN机构加持下,将一些未成年人推至镜头前吸引流量。如何划定展示未成年人成长与过度商业化之间的界限,杜绝以“晒娃”博取流量牟利,值得社会各方关注。(见9月30日《中国青年报》) ...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按需开放应急车道,让实际效果说话。如果它确实能在一定时段让拥堵变通畅,让无序变有序,也算是对民众提升道路通行效率诉求的积极回应,是增强道路智慧监管能力的实践。期待相关地方能够积极行动,对应急车道紧急使用情形和范围作出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让民众必要时能够在应急车道上合规通行、放心通行、精准通行。
“宠客”能否宠到位,比的是态度、理念,也考验各地的应变能力和治理水平。例如,当游客遇到困难时,反馈渠道是否畅通,声音能否被听到;面对突发情况,当地能否迅速调配资源、保障秩序与安全,能否在事后总结经验、让预案更充分,等等。如今不少地区推出的“开放政府食堂、停车场”等便民措施,起初是临时性的应急之举,后来因备受欢迎而成为“节日标配”甚至“日常标配”。从这个意义上讲,各地“宠客”是对公共服务的检验,同时 ...
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是个老问题。身处市场最前线,手握信息优势,本应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却利用职务之便违规炒股,破坏了市场公平公正规则,损害了其他参与者的普遍利益,其危害不言而喻。对于证券从业人员不得买卖股票,证券法早有明确规定,此次的天价罚单,再次清晰划出证券从业人员的行为底线,敲响了规范执业的警钟。
电气化率超越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是我国在能源与产业革命交汇点前瞻布局的必然结果。展望2030年电气化率达35%的目标,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将从“用多少电”转向“用什么电”和“怎么用电”。这将是一场关于技术、政策和商业模式的更高级别竞赛,而我们已经占据了先发优势。(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轶辰) ...
时至今日,围绕美欧能源协议的争论仍未平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取得“历史性胜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之为“艰难的好协议”。但是,欧洲人却普遍不买账,原因在于庞大的对美采购规模势必进一步推高能源消费成本,对于举步维艰的欧洲制造业来说更像是“自杀性决策”。有分析评论认为,这个为期3年、金额高达7500亿美元的能源协议,看似是个宏大的合作框架,实际上严重脱离了市场现实,有可能最终陷入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