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李乐成一行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观校史馆和无人机研究院,并前往研究生实验室和学生食堂,了解新生入学安全教育、食品质量等情况。他强调,作为新中国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 ...
“海琴”号由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制,是为“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量身定制的新型高效深海电动ROV系统,搭载了高清摄像机、多功能机械手、探测传感器等科考设备,具备自动定向、悬停定位、自动巡线等智能作业能力。
记者8月21日获悉,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卫红团队联合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学者,成功研制出一种基于电活性聚合物的微型多功能软体机器人。这款软体机器人可在极寒环境中自主融冰巡检,于迷宫般的狭小空间内灵活穿行并协同作业。该成果显著提升了微型机器人在极端与受限环境下的作业能力,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先进科学》。
据了解,2025年“科学探索奖”的50位获奖人平均年龄为41岁,最年轻获奖人为32岁(申报时)的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准聘副教授吴嘉敏。其中,35岁及以下获奖人数10人,占比20%;女性获奖人9位,占比18%;医师科学家2位,占比4%。
国际电联成立160年了。1865年5月17日,20个欧洲国家齐聚一堂,成立了国际电信联盟(ITU),以简化跨境发送电报的繁琐流程。这是值得纪念的时刻,也提醒着我们,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中,多边合作是有益且必要的。 虽然历史无法为应对当今的挑战提供精确的指南,却可以为应对AI和其他技术挑战提供更广阔的视角。那么,我们能从国际电联160年的历史中学到什么? 国际电联诞生于实用主义,而非理想主义。1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