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7月7日上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大会暨AI革新与数智驱动科教论坛隆重举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雷涯邻、校长赵志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成善、成秋明,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仰华,北京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大庆 ...
7月8日,兰州理工大学新成立(组建)教学科研机构揭牌仪式暨干部任职宣布大会在兰工坪校区举行。这是该校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调整布局,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湖北大学副校长曾祥勇表示:“新一代全光校园网打造了一个高速、融合、绿色、智能的信息高速公路,为学校实现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湖北大学将深化F5G-A与教育教学融合,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创新应用,探索'通感一体'等应用场景,全面赋 ...
尤其是,学术研究人员难以获得足够强大的GPU,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计算机芯片通常需要数千美元。相比之下,大型科技公司的研究人员可支配的预算更高,可以在GPU上花更多的钱。研究报告的合著者、布朗大学计算机科学家阿普尔夫·坎德尔瓦尔(Apoorv Khandelwal)表示,每增加一块GPU都会增加更多算力。大型科技公司也许拥有数千块GPU,但学术界可能只有几块。
7月6日,第十五届中兴捧月“星匠师”巧匠精英挑战赛决赛在南京落下帷幕。本届巧匠赛道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和中兴通讯共同主办,南京邮电大学和武汉丰迈技术有限公司承办。大赛设置5G、数通、AI(教师赛)3个赛道,吸引了全国201所院校的2327个团队参与,经过省赛与决赛的层层比拼,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严斌、刘樟锟以及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的赖韬、方信良分别斩获5G赛道和数通赛道特等奖。
据“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7月3日消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2025届博士毕业生汶川将以助理教授的身份加入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95后”的他将扎根具身智能领域,瞄准学术前沿,助力人才培养。
2025年6月24日~27日,由CERNET网络中心及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主办的“国际学术网络负责人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北欧、德国、荷兰、日本、东非、巴西、智利等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研究与教育网络(NREN-Nation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Network)的十几位负责人参加本次会议,围绕全球学术网络最新动态、发展机遇与挑战、未来规划以及国际合作等重要议 ...
近日,一些高校网络信息中心的名称发生了变化,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如北京理工大学的“网络信息技术中心”更名为“数字化与智算技术中心”;山东大学成立数智化支撑研究院,原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整体划入其中;北京建筑大学的“网络信息管理服务中心”更名为“数字化与智算中心”等。
6月23日,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区域中心建设经验,着力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教育强 ...
2025年6月26日,上海市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治理专家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中法中心 C401 会议室召开。会议由上海市教育委会政策法规处指导,上海市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与上海市教育立法与咨询服务研究基地(同济大学)联合主办。
截至2025年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67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919所,含本科学校1365所、高职(专科)学校1554所;成人高等学校248所。本名单未包含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