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网5月21日讯 “四季童读·书香家风行动计划”21日在苏州图书馆正式启动。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指导,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与苏州图书馆、苏州市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
洛阳城南,伊水潺潺,苍峰屏峙,石窟生辉。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了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留下来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 ...
河南洛阳城南,两山对峙,伊河中流。沿西山拾级而上,只见崖壁窟龛密布、造像大小各异,龙门石窟到了。
中新网北京5月20日电(记者 上官云)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揭开帷幕,即“看·见殷商”大展。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它的精彩程度:此展览聚集来自全国28家考古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藏品338件(套),涉及甲骨、青铜器、陶器、玉器等。 一起来看看吧,这场展览有哪些不容错过的精美文物。 鸮尊“合体”,亚丑钺同框 据了解,“看·见殷商”大展是首都博物馆品牌展览“中华文明起源” ...
陶瓷是“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的金字招牌,近年来借助网络渠道拥抱全球市场,深受各国消费者欢迎。然而,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仿冒大师作品、盗用外观设计和商标等侵害景德镇陶瓷品牌的行为,在直播间等电商销售平台呈多发态势。名瓷维权,面临取证、定性、查处、成本高等多重难题。 仿冒“同款”频现,品牌屡遭网侵 在景德镇市的江西驼峰陶瓷集团展示大厅内,各种款式的瓷器摆件、形式多样的杯碗茶碟,让人目不暇接。公司 ...
中国网北京5月21日讯(记者 秦金月)近日,《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2024)》发布10部新书,“啄木鸟文丛”继一年前资助出版首批9部新书之后再度引发关注。 《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出版计划经中国文联批准,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23年联合启动。第二批文丛申报获得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集束呈现中国评协10位会员的前沿文艺评论成果,涵盖文 ...
美国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正式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两卷帛书结束了在美国79载的漂泊于5月18日抵达中国,回到故乡。 子弹库帛书194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帛书全卷于1946年非法流失至美国。帛书分三卷,共900多字,三卷内容涉及到中国古代知识系统,人对宇宙、自然、时间、生命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与认识 ...
今天的博物馆,是什么样子?从汉阙到越剧,主题丰富多彩;通过数字技术,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让文物跃然眼前;增强互动,丰富体验,解锁更多“打开方式”。博物馆正延展自身的边界,以“日日新,又日新”的姿态亲近着大众。 国家文物局最新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年均新增200多家博物馆;截至去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达7046家,博物馆免费开放率达91.46%;去年,全国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4.3万个,接待观众14 ...
中国网北京5月21日讯(记者 秦金月)5月20日起,北京人艺京味儿大戏《天下第一楼》又“开席迎客”了。本轮演出将持续至6月2日,而这一天也将迎来《天下第一楼》的第600场演出。 《天下第一楼》首演于1988年,这部由何冀平编剧,夏淳、顾威、闫锐导演的北京人艺经典剧目,讲述了上个世纪初北京城饮食界老字号饭庄“福聚德”于时代变迁中聚散离合的兴衰史。 编剧何冀平用生花妙笔为“五子行”的人立传,按照“调和 ...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记者古一平、胡璐)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5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这是记者20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的消息。 据介绍,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当地先民在漫长的梨园生产管理中,创 ...
中国网北京5月20日讯(记者 秦金月)2025年6月6日- 6月27日,北京人艺小剧场新排剧目《一日顶流》将上演。
古老洛阳城南、滔滔伊水岸畔,龙门石窟千载伫立。 “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2345个窟龛、11万余尊石刻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以峭壁层阿为依托,在夹岸两山镌刻下沧桑的历史印记,吸引无数中外游人流连于此。